2025年催收新规定

2025 年催收新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催收行为规范

  • 催收时间与时频控制 :催收电话只能在 8:00-22:00 之间拨打,原则上每日对同一债务人的电话催收不得超过 3 次,现场催收每日不得超过 1 次,且现场催收人员不得少于 2 人,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私人住宅或办公区域。
  • 催收对象限制 :催收对象只能是债务人本人,不得向无关人员如债务人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等催收或透露债务相关信息,除非债务人失去联系或民事行为能力,且联系紧急联系人时也不能透露欠款金额等隐私。
  • 禁止不当手段 :禁止使用暴力、威胁、恐吓、辱骂、骚扰等不当手段进行催收,如 “呼死你” 等高频骚扰工具、短信轰炸、社交媒体施压等方式均被明令禁止。

债务人权益保护

  • 信息保护加强 :催收机构需严格保护债务人的个人信息,催收系统应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,债务人个人信息需屏蔽显示且传输过程加密,还款后须立即终止催收并销毁数据,不得非法泄露或出售债务人信息,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。
  • 知情权与申诉权保障 :催收方必须明确告知债务人债务金额、利率、逾期后果等关键信息,且这些内容需在合同中标红、加粗提示。债务人有权在遭遇不当催收时向催收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,机构需在 48 小时内启动处理流程。
  • 债务协商机制 :逾期后,金融机构应与债务人协商制定个性化的分期还款计划,最长可分 60 期(5 年)偿还,帮助债务人减轻还款压力。

催收资质与行为管理

  • 人员资质要求 :催收人员应为年满 18 周岁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,需接受金融知识、隐私保护等岗前培训,签署保密协议,取得相应催收证书后方可上岗,禁止聘用有暴力犯罪记录或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。
  • 行为规范细化 :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,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,现场催收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借款资料,全程录音或录像,并告知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录音或录像行为。

金融机构责任加重

  • 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管理 :金融机构需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,若外包公司违规,金融机构需承担连带责任。
  • 利息减免限制 :银行仅允许对 “困难证明齐全且债务逾期超 6 个月” 的负债人提供分期或利息减免,且金融机构不得随意减免利息,需上报监管部门备案。

监管与处罚力度加大

  • 监管主体明确 :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直接起诉逾期债务人,并对催收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。对于违规催收的机构及人员,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。
  • 处罚措施严厉 :违规催收机构可能面临吊销经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,违规人员可能被处以罚款,甚至对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。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
最新债权债务知识

  • 信用卡逾期了被银行起诉了该怎么办
    13次阅读 2025-05-16 17:15:13
  • 最新债权债务标签

  • 郗建红律师
    擅长领域: 财产继承,征地拆迁,仓储运输,企业股权,购销合同
  • 擅长领域: 婚姻家庭,服务合同,侵权责任,旅游纠纷,知识产权
  • 陈芳芳律师
    擅长领域: 婚姻家庭,财产继承,借贷纠纷,建设工程,行政诉讼
  • 林歧召律师
    擅长领域: 婚姻家庭,财产继承,借贷纠纷,建设工程,征地拆迁
  • 最新债权债务标签

    担保借贷 担保抵押 民间借贷 股份转让 股东权益 催收 非法催收
    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帮助中心 | 通知公告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九条象小程序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