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合同主要看那些方面?
2025-05-10 09:14:17
浏览:25次
基于2025年最新实务指引及多维度审查标准,结合法律风险防控要求整理而成:
一、合同主体与资质审查
- 主体合法性
- 确认签约方是否为合法存续的法人、个体工商户或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,核实营业执照、授权文件等资质。
- 对特殊行业(如医疗、建筑)需审查专项许可证或资质证书,例如施工资质、评估资质等。
- 涉外主体需核验其所在国法律允许的送达方式和签约权限。
- 履约能力与信用
- 通过公开渠道查询企业信用记录、涉诉情况,评估其支付能力及过往履约情况。
- 涉及担保的合同,需审查担保人资格及担保物权的合法性(如抵押登记、质物交付)。
二、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查
- 排除无效情形
- 确保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(如《民法典》第153条)、不损害公共利益,避免“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”等无效情形。
- 重点关注格式条款的合理性,排除单方免除己方责任、加重对方义务的条款。
- 合规性要求
- 需审批/登记的合同(如招投标项目、股权转让)应核查前置程序是否完成。
- 涉及跨境交易的合同,需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及税收政策(如增值税、预扣税申报)。
三、条款完备性与风险防控
- 核心条款审查
- 标的与交付:明确品名、规格、验收标准及交付方式(如“交付”定义及验收程序)。
- 价款与支付:总金额、付款时间、发票开具要求及逾期违约金(如每日‰标准)。
- 违约责任:区分一般违约与根本违约,明确违约金计算方式及实际损失赔偿范围。
- 不可抗力:界定不可抗力范围(如自然灾害、政府行为),约定解除或延期履行的条件。
- 特殊条款设计
- 保密与知识产权:明确保密信息范围(如商业秘密、技术资料)、保密期限(如合同终止后5年),禁止使用AI工具处理保密信息。
- 送达条款:约定诉讼/仲裁文书的送达地址及法律后果,避免因送达延误影响程序进。
- 争议解决:选择有利的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,涉外合同需确认仲裁条款的域外可执行性。
四、合同形式与文字规范
- 文本规范性
- 确保合同结构清晰(如逻辑顺序:标的→质量→交付→价款→违约),避免条款矛盾或重复。
- 文字表述需无歧义,如“签字盖章”通常视为“签字或盖章”,而“签字、盖章”则需两者兼具 11。
- 形式要件审查
- 检查签章真实性,防止伪造公章或未经授权的代理人签署 。
- 核实合同附件(如技术规格书、补充协议)是否完整并与主合同一致 。
五、风险防控与实务操作
- 履约过程监控
-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履行顺序(如先验收后付款),设置阶段性履约节点。
- 合同解除需约定行使期限(如催告后合理期限),避免权利失效。
- 证据留存
- 通过EMS邮寄法律文书时,需在快递单注明文件性质(如“解除通知”),保留签收记录 。
- 涉及电子送达的,需确认对方所在国是否允许电子方式(如《海牙送达公约》保留情况)。
六、审查标准与原则
- 五大审查标准
- 合规性:排除无效条款,符合行业规范及内部管理制度 。
- 周延性:条款覆盖交易全流程,逻辑严密(如验收→付款→保修)。
- 可操作性:权利义务明确,避免模糊表述(如“合理期限”需量化)。
- 公平性:平衡双方权益,如违约责任的对称性 。
- 倾向性:在不失衡的前提下,争取对己方有利的条款(如管辖地选择)。
实务提示:对于常年法律服务的客户,建议建立合同模板库(如采购、租赁、技术许可),结合行业特性嵌入风险防控条款(如《服务购买标准条款》中的留置权排除、安全责任划分)。审查时需综合运用法律检索工具验证条款效力,并定期更新合规要求。
最新律师审查合同知识
13次阅读 2025-05-16 17:08:33
4次阅读 2025-05-16 17:09:40
最新律师审查合同标签

苗铭洋律师
擅长领域: 建设工程,经济纠纷,医患纠纷,物权纠纷,企业股权

王昊律师
擅长领域: 借贷纠纷,建设工程,旅游纠纷,购销合同,行政诉讼

井艳红律师
擅长领域: 侵权责任,人格权纠纷,仓储运输,商品买卖,经济纠纷

李东军律师
擅长领域: 劳动纠纷,经济纠纷,知识产权,企业股权,行政诉讼